2016/ 公元1616年 ,人 们 在 九 州 西 北 部 的 有 田 镇 山 中 偶 然 发 现 了 陶 石 的 碎 片 。这些碎片在人类智慧的创作下变成了美丽的陶瓷,并在此后的 400 年间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即便经历了动荡的历史时刻和岁月的洗礼,有田镇人民仍延续了陶瓷生产的探索并将这一份珍贵的手艺代代相传直至今日。公元 2016 年,注定是日本有田烧诞生400年以来的重大转折点。16 组卓越的国际设计师团队从全球各地聚集于此,为新生瓷器品牌 2016/ 进行创作。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设计师们重新解读了经典的有田烧,结合现有工艺技术,开辟了新的设计思路,以此创造了一系列融入生活的日用之物。“2016/”命名就是为了纪念有田烧 400 周年。荷兰设计组合 SCHOLTEN & BAIJINGS 和日本设计师 TERUHIRO YANAGIHARA 担任“2016/”的创意总监,在第一个系列里联合了16组 来 自 美 国 、日 本 和 欧 洲 的 当 代 设 计 师 和 10家 来 自 有 田 的 陶 瓷 厂 ,一起到日本有田当地参观学习,亲身参与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这些拥有不同背景的设计师在瓷器工艺和外观设计上脱离了传统的桎梏,做出更具想象力的产品。
2016/ STUDIO WIEKI SOMERS STUDIO WIEKI SOMERS 与 KORANSHA 窑厂合作创造了两套茶具。茶具的釉面使用了具有代表性的“KORANSHA 蓝”,构图的灵感源自一种古老装饰工艺:以金属模板为遮挡,在陶瓷表面喷绘出相应图案。为了赞颂这种富于智慧的工艺,这个系列使用产品部件本身如茶杯的把手等来替代作为喷绘遮挡,呈现出蕴含了日本文化中的标志性符号:月亮。

2016/ SHIGEKI FUJISHIRO 对于有田烧的色彩,大部分人的印象是“白底蓝花”。 设计师 SHIGEKI FUJISHIRO 在研究完有田烧常见的风格后,发现了红色的优势。在有田,用颜料给陶瓷上色的工艺被称为 “赤绘”,名字来源于中国的同名陶瓷。红色由染料和釉混合而成。在第一次上釉之后,KIN’EMON TOEN 会借助窑厂特有的喷枪技艺给物件再次上釉,力求颜色纯正。

2016/ TOMAS ALONSO TOMáS ALONSO 设计的这个系列由一组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几何形容器构成。他在设计这套几何形容器时没有预设的特定功能。这些容器既可作为桌面配件,又可充当装饰摆件,还能放在餐桌上盛装食物。该系列的造型虽然看起来很基本,却很难用陶瓷实现,ALONSO和 SEHYO 窑厂采用了特别研制的陶土,使得做出的几何形状更加利落。

|